11月25日,興源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興源環境)收到寧波錦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錦奉科技”)通知。寧波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復同意了收購事項,同意錦奉科技受讓新希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新希望投資集團”)持有的興源環境股份155,380,732股,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受讓興源環境股份38,513,942股。
待深圳證券交易所出具股份轉讓確認書,并在中登公司完成股份協議轉讓過戶手續后,寧波國資就將正式從新希望投資集團手中獲得興源環境的控制權,興源環境從民營企業變為國資控股企業。
轉讓完成后,由錦奉科技負責牽頭相關方將向興源環境另行提供不超過5億元支持(包括但不限于引入第三方投資、現金出資、債轉股等方式),以盤活PPP項目資產及降低負債。同時,錦奉科技或實控人寧波國資會繼續推進10億元定增計劃,資金來源包括浙江國資、產業基金等。
控制權即將到手,“錢”已在路上,寧波國資持續押注興源環境。
飼料大王“折戟”環保,尋求國資救場
興源環境前身是1992年成立的杭州興源
過濾機有限公司,因經營不善于2004年被周立武收購,在2009年啟動股份制改造。2011年9月,“興源過濾”成功登陸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也是中國壓濾機行業首家上市公司。自上市開始,興源過濾進行了一系列收并購,接連拿下浙江疏浚、水美環保、銀江環保、中藝生態、鴻海環保等公司股權,轉型為環境綜合治理公司,并在2014底正式更名為“興源環境”。
彼時,PPP模式項目也在火熱推進,興源環境借機實現了規模擴張,至2015年已手握超百億訂單。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因大舉收并購與大規模布局PPP項目,興源環境資金壓力不斷增大,為緩解緊張局勢,于2019年決定折價20%,以14.49億元將23.6%股權轉讓給飼料大王旗下新希望投資集團。
新希望投資集團接手后曾放出豪言,通過此次收購,可借助興源環境的現有業務平臺,完成在環保和生態修復領域的產業布局,并與公司旗下農牧等相關業務實現良好對接。
不過即使有新希望投資集團這位“大金主”在背后提供支持,興源環境仍難走出經營困境。2020年歸母凈利虧損5.29億元、2021年虧損3603萬元、2022年虧損5.52億元、2023年虧損9.9億元,累計虧損超過20億元。根據興源環境披露,公司簽約的絕大部分項目都是財政支付能力很弱的縣級市的投資建設項目,實在不算優質。
幾番嘗試均失敗之后,新希望投資集團只好搬來國資救場。2023年2月,新希望投資集團與財豐科技簽署了《表決權委托協議》,將持有的興源環境全部3.69億股股份所對應的表決權獨家且不可撤銷地委托給財豐科技行使。由此,財豐科技擁有了興源環境23.76%的表決權,財豐科技背后的寧波市奉化區財政局成為興源環境實控人。
今年11月1日,新希望投資集團再次與錦奉科技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新希望投資集團向錦奉科技轉讓其持有的興源環境1.55億股股份,具體金額不超過3.59億元。同日,錦奉科技與新弘18號、晨雨傳祺貳號簽訂了《一致行動協議》。至此,錦奉科技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興源環境2.65億股股份,占總股本的17.03%。
資金籌集中,興源環境或將轉換賽道
除了錦奉科技承諾的5億元支持+10億元定增,老股東新希望集團也同意向興源環境提供4億元借款額度,期限3年。同時,新希望集團還會繼續推進以其享有的不超過5億元債權對興源環境子公司興源環保進行增資,并同意以其享有的不超過5億元債權通過債轉股或其他方式承接PPP項目。
另外需要關注的是,在環保主業之外,興源環境也在積極尋求“第二增長曲線”。2023年是其重要的戰略“分水嶺”,這一年興源環境既迎來國資入主,也確定了向儲能與雙碳新賽道轉型的發展路線。以全資子公司新至雙碳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新至雙碳”)為主體,興源環境明確“一體兩翼”的經營格局,即儲能業務作為主體,碳市場、能源數字化為兩翼,從事儲能投資建設運營、碳資產管理、能源數字化平臺建設等業務。
2023年,興源環境總計簽約5.67兆瓦/17.02兆瓦時裝機量投資合同及0.85億元銷售合同,在污水處理廠、農業農村、新材料等領域成功交付儲能產品,按計劃開展工商業電站投建運營,并與浙江大學高端裝備研究院、長三角儲能科技產業集團、零碳未來、中鈉時代等院校及企業建立戰略合作。
進入2024年,興源環境儲能業務進一步拓展,并開始布局
電池、系統、零部件的銷售等業務。7月,新至雙碳連續斬獲重要儲能訂單,包括中標江蘇某電源企業的12MW/24MWh儲能EPC總包項目,以及與深圳某科技公司簽訂的100MWh電池PACK銷售合同,兩個項目合計金額超6000萬元人民幣。8月,新至雙碳與衛藍
新能源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攜手推動新能源項目的開發建設與投資。
也是在今年,興源環境與寧波市奉化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在奉化區范圍內共同開發虛擬電廠等創新業務。
國資成上市公司控制權重要“買家”,環保被看好嗎?
《財中社APP》分析發現,近年來,國資已成為上市公司控制權交易的重要“買家”。2018-2023年間,國資買方在控制權交易市場收購了222家上市公司。環保也是其中受到重點關注的板塊之一。比如北京市朝陽區國資委入主東方園林、京藍科技引入四川省綿陽市國資委、北清環能實際控股人變更為山東省國資委等等。
證監會于2024年9月24日發布《關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以激發并購重組市場活力,支持企業通過并購重組更好實現資源有效配置。這之后北交所首單重組主體就是一家節水企業,即河北潤農節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潤農節水)。變更完成后,湖北省國資委成為潤農節水實際控制人,擬按區域分步整合各類業務,將其打造成為節水灌溉、智慧種植領域的龍頭。
以此來看,國資頻頻出手拿下上市環境公司控制權,對其未來發展也是充滿了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