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和26日,韓國釜山——在全球塑料污染治理的關鍵性國際會議INC-5期間,由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SEE基金會)、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聯合工作組(GRPG)、深圳市零廢棄環保公益事業發展中心、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及中華環保聯合會(ACEF)聯合主辦的兩場邊會活動成功舉行。
INC-5是聯合國框架下推進全球塑料污染治理進程的第五次政府間談判會議,也是第五屆聯合國環境大會授權的最后一次會議,其目標是完成一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文書的制定。結合這一重要背景,11月24日和26日的兩場邊會分別以“在華社會組織應對全球塑料污染的解決方案與經驗”和“地方行動,全球影響:中國社會組織應對塑料污染的解決方案和經驗”為主題,主辦方邀請來自中國的產業界、學術界和社會組織代表,與國際同行深入探討,分享經驗并交流創新實踐,并聯合發布了塑料污染治理倡議書,呼吁全球各方積極支持并聯署,通過民間力量推動國際文書的達成。兩場活動旨在匯聚中外多方力量,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注入創新方案,助力國際文書談判進程取得實質性進展。
邊會亮點一、“全球戰塑”里的中國角色:對抗塑料污染和發展循環經濟的引領者、貢獻者
塑料污染已成為全球最嚴峻的環境挑戰之一,作為全球最大的塑料生產與消費國,中國以實際行動應對這一挑戰,并積極參與全球塑料污染治理進程。
正如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副司長 溫雪峰在開場致辭中所指出的,“中國政府堅持全球塑料條約的執行機制必須與雄心相匹配,才能有效解決問題,同時我們也認識到塑料污染的治理不僅僅需要政府的努力,更需要社會組織等利益相關方的共同行動。"
溫雪峰對在華社會組織在塑料污染治理的一線實踐表示了高度認可,“很高興看到五家主辦本次活動在華社會組織,在塑料產業綠色發展標準制定、塑料污染治理社會動員和公眾傳播、國際政策倡導等方面已采取了諸多的行動,并十分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民間組織參與其中,與各利益相關方共享信息、聯合行動,共同推動具有雄心和可行性的塑料條約如期達成。”
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塑料政策倡導負責人 Eirik Lindebjerg介紹了WWF于2019年在全球發起的凈塑自然(No Plastic in Nature)項目進展,并從國際組織的角度贊揚了中國在各個多邊協議中所起積極作用。他鼓勵民間機構在國際談判及全球環境治理中積極發揮橋梁作用,推動多利益相關方關注塑料污染治理,在議題上提供全面、專業的技術支持,共同敦促達成具有約束力的國際塑料污染條約。
主辦方代表、中華環保聯合會國際部副部長 倪垚在代表主辦機構的聯合致辭中表示,五家來自中國的社會組織,在塑料污染全生命周期治理方面各有所長。而在INC-5談判前夕聯手組織本次活動,一方面是展示中國民間組織在塑料污染治理方面的實踐和思考,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夠更好的推動塑料領域各利益相關方開展深入的研討交流,形成共識和聯合行動,助力全球塑料條約談判。
邊會亮點二、國際交流:中國塑料污染治理迎來“國際塑料條約”新契機
塑料污染這一全球范圍的環境問題,對可持續發展的環境、社會和經濟層面產生了不利影響。隨著2022年3月第五屆聯合國環境大會通過第5/14號決議,提出要在全球層面采取統一行動,推動各國采取國家和國際合作措施對抗塑料污染,不少全球視野下的解決方案和經驗教育不斷涌現。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再生塑料分會秘書長 王永剛向與會者介紹了中國塑料政策現狀脈絡。自上世紀80年代起,中國便開始了廢塑料回收再生的工作,經過近四十年的發展已建立堅實的廢塑料回收再生產業基礎,形成了世界上最完整的廢塑料回收再生利用產業鏈。由多家行業協會牽頭、多家企業共同成立的“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聯合工作組(GRPG)”,正是致力于推動塑料制品的易回收和易再生設計,完善廢塑料回收體系,加強再生塑料的溯源管理體系建設,挖掘再生塑料的環保價值。
WWF北京代表處可持續藍色經濟項目主任 張亦默介紹了WWF在倡導塑料公約和推動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EPR)的努力,并呼吁,“致力于結束塑料污染的國家必須采取果敢行動,并在INC-5會議上投票支持所有必備要素。一個得到大多數國家支持的、有約束力的條約將比一個所有國家都支持的自愿性條約更有效。”
來自各國際機構的嘉賓從世界各國團結協作的角度,分享了其所在組織如何提供多樣化、本土化塑料污染解決方案的成功經驗,提出了國家間協作共創塑料治理新方案的觀點,并表達了國際社會對中國在塑料公約談判中的重要角色的期望。
邊會亮點三、攜手行動:民間社會組織直擊塑料污染
伴隨國內電商發展和互聯網持續塑造的新消費需求,人們的消費欲求不斷升級和精細化。而與之相伴的一次性塑料包裝污染問題也持續困擾著消費者:我們究竟需要多少塑料?究竟哪些塑料是有問題的,有哪些塑料是不必要的?面對新興塑料問題,細分行業的治理政策如何能夠完善?面對這些靈魂拷問,多家民間機構通過自己經年的實踐不斷尋找著答案。
深圳零廢棄理事長毛達從電商平臺塑料產品的獨特視角分享了民間機構深圳零廢棄無毒先鋒團隊發起的電商去毒行動所取得的成效。據毛達介紹,和世界上很多國家一樣,中國也面臨著塑料有毒有害化學添加劑或塑料制品被有毒有害化學物質污染的問題。過去幾年,在政府與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包括法規落實、產品安全標準提升、生產端與消費端上下游聯動等的一些列問題的治理取得了很多顯著進展。與此同時,無毒先鋒的“電商去毒”行動也表明了電商平臺在企業在塑料污染治理,特別是消除塑料產品有毒有害化學物質超標、淘汰法規禁售的一次性塑料制品方面,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助力作用。
太平洋環境重慶代表處首席代表 鄧萍呼吁采用 “有問題和非必要的塑料”決策樹模型進行政策和商業決策過程,有效識別并盡可能避免有問題和非必要的塑料,從而從源頭上解決問題,避免跟在新興行業后面“追著治理”的狀態。
鄧萍援引數據指出,“2023 年中國平均每秒售出676杯奶茶,行業全年產生的廢棄物達44.12 萬噸,其中超過97%為塑料或含有塑料的復合材料”,作為消費領域中體量極大、增長迅速、且一直被認為是和一次性塑料強綁定的奶茶行業,仍能夠通過源頭減量、重復使用、有效回收、負責任的材料替代這四大減塑路徑,實現和一次性塑料依賴脫鉤,并且得到消費者的支持。
東華大學高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GRPG辦公室副主任 李斌給現場觀眾帶來了中國塑料回收的新技術進展。李斌指出,要讓更多的廢塑料通過再生環節的改造之后,進入到塑料制品的供應鏈中,從而賦予其更高的使用價值。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廢塑料整個供應鏈的通力合作,包括并不僅限于回收商,制造商,品牌商以及消費者等。
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SEE基金會)氣候變化與商業可持續項目總監 盧之遙分享了如何帶動中國公眾參與減塑行動,倡導公眾參與塑料污染治理。2023年6月至今,SEE已聯合螞蟻森林基金會在全國10個城市開展240場公益凈灘行動,并支持中國社會組織開展建立重復使用模式及構建餐飲外賣回收體系的減塑行動,并將在2025年啟動酒店減塑行動,號召中國酒店及電商平臺積極響應,推動成立中國酒店減塑責任共同體。
邊會亮點四、多方對話:企業行動與政策倡導
塑料污染治理是多方參與的系統工程,不僅是政府,企業在這一過程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發揮商業的協同優勢提供市場和技術的支持,在一定程度能減輕政府的財政壓力。因此,企業創新的商業實踐能大力推動塑料污染問題的解決。
作為企業和行業研究者代表,Kmart澳洲亞太區高級可持續發展經理 馬一春、德國雙仕SESOTEC中國區總經理茅潤潮博士、東華大學高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GRPG辦公室副主任 李斌、北京零廢棄循環利用產業促進會會長抱撲再生BOTTLOOP品牌創始人 劉學頌參與了以塑料綠色供應鏈中的企業責任為主題的圓桌對話。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聯合工作組辦公室副主任 高楊主持了對話,并從塑料制品尤其是包裝的綠色循環設計、塑料廢棄物的高值化利用、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等維度分享了企業和行業的經驗與挑戰,最后圓桌嘉賓就INC-5談判表達了各自的展望。
長期以來,塑料污染治理的社會動員與政策倡導被民間機構視為重要的工作手法,來自五家國內外民間機構的代表在此問題上頗有心得。在SEE基金會氣候變化與商業可持續項目總監盧之遙主持下,國內環保機構 “擺脫塑縛” 項目經理 丁奕、自然之友氣候項目總監 劉金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分享了民間機構通過傳播敘事和關注國際談判進程參與政策推動的在地經驗,全球環境戰略研究所 項目經理 Chochoe Devaporihartakula和區域組織GAIA亞太區域塑料政策官員Arpita Bhagat也從區域協同角度分享了加強全球聯盟和區域合作、通過關注塑料條約進程加強國際合作的經驗。
未來可期:關注“全球塑料條約”談判走向,共促歷史性突破
隨著INC-5會議于25日正式啟動,本輪談判的成果將直接影響“全球塑料條約”能否順利達成。塑料污染治理是全球性挑戰,唯有多方協作才能實現突破。各方的經驗教訓與創新方案,不僅為談判提供了實踐參考與決策支持,也為推動地方、區域及全球治理行動注入了動力。因此,談判開始的第二天,相關中國民間組織圍繞“地方行動,全球影響:中國社會組織應對塑料污染的解決方案和經驗”主題,在大會官方邊會室組織了案例分享活動。中華環保聯合會國際部副部長 倪垚、SEE基金會氣候變化與商業可持續項目總監 盧之遙、深圳零廢棄理事長 毛達、太平洋環境重慶代表處首席代表 鄧萍、世界自然基金會北京代表處可持續藍色經濟高級項目官員 金誠誠分別圍繞聯合倡議、公眾倡導、電商去毒、新塑料污染、塑料公約必要事項等內容進行了分享,并與各國來賓進行了互動交流。
在這場“全球戰塑”中,中國的作用尤為關鍵。作為全球環境治理體系的重要參與者,中國做出了應對塑料污染的承諾,并通過一系列政策推動、技術革新強化塑料污染全生命周期治理。而中國民間也積極開展行動,將自身的成功經驗帶入國際視野,與全球各國攜手對抗塑料污染。未來,中國社會組織與智庫機構將繼續講述中國故事,貢獻中國智慧,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注入中國實踐。
本文系INC-5投稿,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若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