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廢氣處理的方法
為防止污染,除減少石油損耗、減少有機溶劑用量以減少有機廢氣的產生和排放外,排氣凈化是目前切實可行的治理途徑。常用的方法有吸附法、吸收法、催化燃燒法、熱力燃燒法等。選用凈化方法時,應根據具體情況由縣選用費用低、耗能少、無二次污染的方法,盡量做到化害為利,充分回收利用成分和余熱。多數情況下,石油化工業因排氣濃度高,采用冷凝、吸收、直接燃燒等方法;涂料施工、印刷等行業因排氣濃度低,采用吸附、催化燃燒等方法。
有機廢氣處理方法
1、冷凝回收法:把有機廢氣直接導入冷凝器經吸附、吸收、解板、分離,可回收有價值的有機物,該法適用于有機廢氣濃度高、溫度低、風量小的工況,需要附屬冷凍設備,主要應用于制藥、化工行業,印刷企業較少采用。
2、吸收法:一般采用物理吸收,即將廢氣引入吸收液進凈化,待吸收液飽和后經加熱、解析、冷凝回收;本法適用于大氣量、低溫度、低濃度的廢氣,但需配備加熱解析回收裝置,設備體積大、投資較高。
一般采用活性炭吸附法:通過活性炭吸附廢氣,當吸附飽和后,活性炭脫附再生,將廢氣吹 脫后催化燃燒,轉化為無害物質,再生后的活性炭繼續使用。當活性炭再生到一定次數后,吸附容量明顯下降,則需要再生或更新活性炭。
活性炭是目前處理有機廢氣使用最多的方法,對苯類廢氣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但對烴類廢氣吸附性較差。主要缺點是運行成本較高,不適合于濕度大的環境,但就目前市場應用來說,采用活性炭吸附常用。活性炭采用最多為:活性炭顆粒及活性炭纖維,采用活性炭顆粒價格比較便宜,但效果差些,相比來說采用活性炭纖維價格相對高些,效果好些。
有機氣體專用活性炭
A.比表面積大,有效吸附量高。由于同樣重量的鑫森活性炭的表面積是煤質活性炭顆粒的近十倍,所以需要填充的活性炭的重量非常小,然而吸附效率卻非常高,根據所處理廢氣的有機氣體含量和其它物理特性的不同,吸附效率在85%至98%之間,多級吸附工藝可以達到99.99%,遠遠高于普通活性碳顆粒吸附法的吸附率88%,而且體積及總重量也都很小。
B.吸附﹑脫附行程短,速度快;脫附﹑再生耗能低。活性炭對有機氣體吸附量比普通顆粒狀活性炭(GAC)大幾倍至幾十倍,對無機氣體也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并能保持較高的吸附脫附速度和較長的使用壽命。如用 水蒸氣加熱10-30分鐘,即可脫附,耐熱性能好,在惰性氣體中耐高溫1000℃以上,在空氣中著火點達450℃以上。
C.形狀可變,使用方便。有柱狀,球形顆粒,更換方便,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危害。
D.可根據需要生產出具有特殊性能的專用活性炭;強度好,不會造成二次污染。
3、直接燃燒法:利用燃氣或燃油等輔助燃料燃燒,將混合氣體加熱,使有害物質在高溫作用下分解為無害物質;本法工藝簡單、投資小,適用于高濃度、小風量的廢氣,但對安全技術、操作要求較高。
4、催化燃燒法:把廢氣加熱經催化燃燒轉化成無害無臭的二氧化碳和水;本法起燃溫度低、節能、凈化率高、操作方便、占地面積少、投資投資較大,適用于高溫或高濃度的有機廢氣。
5、吸附法:
(1)直接吸附法:有機廢氣經活性炭吸附,可達95%以上的凈化率,設備簡單、投資小,但活性炭更換頻繁,增加了裝卸、運輸、更換等工作程序,導致運行費用增加。
(2)吸附-回收法:利用纖維活性炭吸附有機廢氣,在接近飽和后用過熱水蒸汽反吹,進行脫附再生;本法要求提供必要的蒸汽量。
(3)新型吸附-催化燃燒法:此法綜合了吸附法及催化燃燒法的優點,采用新型吸附材料(蜂窩狀活性炭)吸附,在接近飲和后引入熱空氣進行脫附、解析,脫附后廢氣引入催化燃燒床無焰燃燒,將其凈化,熱氣體在系統中循環使用,大大降低能耗。本法具有運行穩定可靠、投資省、運行成本低、維修方便等特點,適用于大風量、低濃度的廢氣治理,是目前國內治理有機廢氣較成熟、實用的方法。
二:軟件控制系統:
廢氣處理控制軟件,是上海宇壘自動控制技術有限公司針對廢氣設備,廢氣工程設備開發的全自動化無人看管自動軟件。系統硬件可運行與大型DCS也可用西門子等大型PLC作為控制硬件。根據不同設備定制不同方案。
3)系統優勢:
1、把傳統使用的流量、壓力PH值,液位進行自動化集成,實現各設備的一體化。
2、整個設備操作過程全部在自動化控制平臺上進行,采用自動化控制技術,利用實時參數表和實時曲線觀察設備運行過程,同時可以精確控制動作過程中主要參數,從根本上改變依靠常規儀器儀表和和傳感器控制的方法。
3、實現對整個控制過程中關鍵動作參數的數字化并能實時記錄與查找,如溫度、壓力,液位、pH、等。
4、通過控制過程中事實數據值的變化,自動調節流量,實現單臺儀器在間歇與連續處理的轉化。
5、使用通用的數據庫平臺,可以靈活設計配方及數據修改條件、要求,方便數據的導出與處理。
6、自動化控制的應用可以保證每個參數的一致性,在上降低了人為因素對設備操作的干擾。
7、通過對科學數據以及工藝關鍵參數實時在線數據采集,有助研究合成體系內在規律和機理,為工藝優化、設備放大及智能可控加工技術提供理論基礎數據。
8、設備可根據實際需求定制,系統功能可根據實際需求設計,系統的適用范圍廣。
二:軟件部分界面
(1)云&手機端部分界面
(2)現場操作部分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