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Z-A-F-1.5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在WSZ-A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內污水首先經過格柵去除大的懸浮物和漂浮物,以保證后續處理工藝的順暢運行,格柵渠的出水進入集水井,井內的提升泵提升污水進入“微動力地埋式凈化槽”,污水在凈化槽內首行厭氧反應,然后自流進入好氧區進行好氧生物反應,最后進入沉淀區,沉淀區的出水自流進入清水池以利于灌溉回用,清水池設溢流口,不回用時水可以直接溢流。
整個處理系統都設于地下,不會散發臭氣,不與人直接接觸。該系統對污染物去除效果上基本不受氣候變化的影響。在冬季運行期間,系統的出水值沒有明顯的變化。如運行得當,處理水水質良好、穩定、可回用于澆灌綠地、沖廁等。
WSZ-A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說明
1. 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工藝目的就是為后面的好氧生化處理作預處理。廢水在水解池中的停留有厭氧發酵作用,進一步改善和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對提高后續生化反應速率、縮短生化反應時間、減少能耗和降低運行費用。
2. 接觸氧化池 水解酸化池的水自流至氧化池進行生化處理,氧化池分為2級,原污水中大部分有機物在此得到降解和凈化,好氧菌以填料為載體,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為食料,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類,從而達到凈化目的。好氧菌的生存,必須有足夠的氧氣,即污水中有足夠的溶解氧,以達到生化處理的目的。好氧池空氣由風機提供,池內采用新型組合生物填料,該填料表面積比大、使用壽命長、易掛膜、耐腐蝕,池底采用旋混式曝氣器,使溶解氧的轉移率高,同時有重量輕、不老化、不易堵塞、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3. 沉淀池 污水經過生物接觸氧化池處理后出水自流進入沉淀池,以進一步沉淀去除脫落的生物膜和部份有機及無機小顆粒,沉淀池是根據重力作用的原理,當含有懸浮物的污水從下往上流動時,由重力作用,將物質沉淀下來。經過沉淀池沉淀后的出水更清澈透明。下部設錐形沉淀區和污泥提升裝置,沉淀污泥氣提式提升至污泥好氧消化池。
4. 污泥好氧消化池 沉淀池所排放剩余污泥在污泥好氧消化池中進行好氧消化穩定處理,以減少污泥的體積和提高污泥的穩定性。好氧消化后的污泥量較少,清理時可用吸糞車從污泥池的檢查孔伸到污泥池底部進行抽吸后外運即可(半年清理一次)。
WSZ-A-F-1.5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處理工藝
1污水處理的主要特點是可生化性好,氮、磷含量高,處理的方法主要以生化法為主。
2污水經污水管網匯集到化糞池,化糞池的上清夜經過處理達到相應排放標準后排放。
WSZ-A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技術特點
1.可以有效地進行固液分離,并且可以從純凈水中分離廢水中的懸浮物,膠體物質和生物單元中損失的微生物菌群。分離過程簡單,占地面積小,出水水質好。通常,無需三級處理即可重復使用。
2.生物處理單元中的生物質可以保持較高的濃度,體積負荷大大增加,膜分離效率大大降低。處理單元的水力停留時間大大縮短,并且生物反應器的占地面積相應減少。
3.由于可以防止各種微生物菌群的流失,因此有利于緩慢生長的細菌(硝化細菌等)的生長,從而使系統中的各種代謝過程得以順利進行。
4.延長一些難以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的停留時間,有利于其分解。
5.膜處理技術與其他過濾和分離技術相同。在長期運行過程中,濾膜被堵塞,成為過濾介質,濾膜在整個運行時間內逐漸減少。有效的反沖洗和化學清潔可減慢膜通量。降低,維持MBR系統的有效使用壽命。
6. MBR技術應用于城市污水處理。由于工藝簡單,操作方便,可以實現全自動運行管理,已成功應用于上海污水處理項目。
WSZ-A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使用
S1、啟動進水泵吸入污水,使污水依次通過沉砂池、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膜生物反應池以及折流式自養反硝化濾池從而完成污水處理作業;
S2、污水處理過程中監測抽吸泵的工作壓力以及折流式自養反硝化濾池的過濾壓力,壓力達到預定限值時開啟反沖洗;
S3、設定間隔時間定期開啟清洗泵對膜組件進行藥劑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