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原則
1、貫徹 關于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執行 和地方的相關政策、法規、規范和標準;
2、在出水達到處理要求的前提下,做到盡量節省投資,充分發揮污水處理工程的社會、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3、選擇流程靈活、運行管理方便、功能穩定可靠的處理工藝;
4、設計中盡量按功能分區,在保證處理效果的前提下力求緊湊。
5、設計中盡量考慮操作自動化,以減少操作工的勞動強度;
6、成分考慮污水處理系統配套的減震、降噪、除臭等措施,消除對環境的二次污染。
該工藝采用以生化處理為核心的處理工藝,設計為格柵+調節池+A/O+MBR膜過濾+消毒工藝。該工藝成熟可靠,運行操作簡單,投資和維護費用低。
農村村鎮鄉鎮污水處理系統
各部分功能
1、化糞池功能:化糞池的作用就是阻截、沉淀這些物質,而后定期清掏。污水上清液排入下游管網。化糞池已廣泛應用于醫院污水處理設備消毒前的預處理。為改善化糞池出水水質,提高消毒效果,生活廢水、醫療洗滌水,不能排入化糞池中,而應經篩網攔截雜物后直接排入污水處理站。用作醫院污水消毒處理的化糞池要比用于一般的生活污水處理的化糞池有效容積大2~3倍
2、格柵功能:格柵是攔截大顆粒的懸浮物質和切碎凝聚的軟體物質(紙屑、破布或食物殘渣等),防止水泵或管道阻塞的重要設備,在污水處理系統或水泵前宜設置格柵,格柵井與調節池可采用合建的方式。
3、集水池功能:集水池的功能是調解處理水量和水質的不均勻性。集水池宜進行預曝氣,曝氣量不宜小于 0.6、m3/(m3·h),對池內水體攪動、充氧,防止懸浮雜質沉淀,改善水質。另外,對中型以上醫院的集水池應分兩組,每組按50%的水量計算。
4、生化曝氣池功能:生化處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動過程將污水中的有機物轉化為簡單的無機物形式。在污水的好氧生物處理工程中,要不斷向混合液進行人工曝氣,供給微生物所必需的氧,并對混合液起攪拌、混合作用,使活性污泥處于懸浮狀態,防止沉降,并使氧和混合液充分接觸,促進有機物的降解。
5、沉淀池功能:沉淀池池是使污水中的懸浮物、固體殘渣沉淀并使沉淀物清除出去的主要設施,沉淀可分為原水中不加混凝劑的自然沉淀和加混凝劑沉淀兩種,目前醫院污水處理應用的大都為自然沉淀。沉淀池的實際采用應根據處理站建筑高度、處理水量、占地面積及與其他構筑物的關系等因素綜合確定。
6、消毒觸池功能:消毒接觸池是醫院污水處理設施中的主要構筑物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投加消毒劑后,使污水與消毒劑充分混合接觸,保證需要的消毒時間,使醫院污水處理設備達到消毒效
農村村鎮鄉鎮污水處理系統
設計標準
《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 50014—2006)
《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范》(GB50069-2002)
《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41—2008)
《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3096—93)
《給排水工程概預算與經濟評價手冊》
《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10)
《水處理設備技術條件》(JB2932-1999)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2002
1、埋設于地表以下,設備上面的地表可作為綠化或其他用地,不需要建房及采暖、保溫。
2、二級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均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觸氧化,其處理效果優于*混合式或二級串聯*混合式生物接觸氧化池。并比活性污泥池體積小,對水質的適應性強,耐沖擊負荷性能好,出水水質穩定,不會產生污泥膨脹。池中采用新型彈性立體填料,比表面積大,微生物易掛膜,脫膜,在同樣有機物負荷條件下,對有機物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氣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
3、生化池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其填料的體積負荷比較低,微生物處于自身氧化階斷,產泥量少,僅需三個月(90天)以上排一次泥(用糞車抽吸或脫水成泥餅外運)。
4、該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除臭方式除采用常規高空排氣,另配有土壤脫臭措施。
5、整個設備處理系統配有全自動電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