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醫院污水處理設備一般采用二級生化處理工藝,處理后廢水直接排放。若對該部分廢水進行深度處理,可實現中水回用,節約水資源,保護環境。對城鎮污水進行深度處理的目的,是進一步去除二級處理后水中的COD,懸浮物(SS)、溶解性有機物(BOD5)、氮等污染物質。經過二級生化處理的出水含有大量的活性污泥碎片,是二級出水水質指標COD、BOD5和SS的主要成份。城鎮污水廠二級處理在溫度較低時出水中NH3-N含量較高,選擇三級處理工藝應考慮COD、BOD5、SS的進一步去除,同時,還應重點考慮NH3-N的去除效果。流動床生物氧化硝化法適用于高質量的再生水處理,但載體易流失;活性炭吸附法適用于高質量的再生水處理,但活性碳需定期更換、再生;而生物接觸氧化法比較適于城鎮二級處理出水水質,同時適合大中規模的處理水量。
在接觸氧化法脫氮工藝中,曝氣生物濾池是比較可行的。曝氣生物濾池是通過曝氣系統供氧,同時曝氣生物濾池采用多孔生物載體,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傳質性能好,適合三級處理低濃度下硝化細菌的附著生長,對NH3-N、BOD5、COD有高效的去除作用。曝氣生物濾池(BiologicalAeratedFilter,簡稱BAF)是20世紀80年代末在歐美發展來的一種新型的污水處理技術,它是由滴濾池發展而來并借鑒了快濾池形式,在一個反應器內同時完成了生物氧化和固液分離的功能,不需設置二沉池。世界上首座曝氣生物濾池于1981年誕生于法國。隨著環境對出水水質要求的提高,該技術在*城市污水處理中獲得了廣泛的推廣應用,目前,在已有數百座大小各異的污水處理廠采用了BAF技術,并取得了良好的處理效果。
地埋式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工藝原理
曝氣生物濾池是借鑒污水處理接觸氧化法和給水快濾池的設計思路,將生物降解與吸附過濾兩種處理過程合并在同一單元反應器中,以濾池中填裝的粒狀填料(如陶粒、焦炭、石英砂、活性炭等)為載體,在濾池內部進行曝氣,使濾料表面生長著大量生物膜,當污水流經時,利用濾料表面上所附生物膜中高濃度的活性微生物的強氧化分解作用和濾料粒徑較小的特點,充分發揮微生物的生物代謝、生物絮凝、生物膜和填料的物理吸附和截留作用以及反應器內沿水流方向食物鏈的分級捕食作用,實現污染物的高效清除,同時利用反應器內好氧、缺氧區域的存在,實現脫氮除磷的功能。
氨氮去除技術原理
利用生物固定化技術、聲空化技術和生物強化技術,實現硝化細菌、反硝化細菌的富集生長;利用載體固定化、控制溶解氧等手段,實現亞硝化脫氮和同時硝化反硝化。
技術特點及優勢
1)氨氮出去率高,去除符合高,脫氮效果好。內部填裝網狀大孔填料,生物負荷量高,處理效率高,其池容量是普通曝氣池容量的20%~30%,氨氮去除負荷可以達到1kg/m3.d,出水氨氮濃度在5mg/L以下。
2)耐毒性和抗擊性強,對1000mg/L以下的高氨氮廢水可直接生化處理;
3)采用高效微生物菌群的固定化技術,防止了菌種的流失,不需要反沖洗,并由此固定化微生物材料的過濾作用,省去二沉池,因此基建投資可以減少20%;
4)具有節能、運行成本低的優點,在系統內可以實現同時硝化、反硝化脫氮的功能,降低了對氧氣、堿度的需求量。
5)可對老舊污水廠進行改造,提高出水水質,增加處理量。
適用范圍
該技術適用于城鎮污水、制革、醫療化工、石化、焦化、化肥等低中高濃度氨氮廢水。
厭氧凈化 微生物在嚴格厭氧條件下,有機物發酵或消化過程中,大部分有機物被解生成H2、CO2、H2S和CH4等氣體。污水的生物厭氧凈化就是根據污水經厭氧發酵后既到凈化,又獲得了生物能源CH4的原理。微物細胞能量轉移的電子受體,由好氧條件下分子氧改變為厭氧條件下的有機物。在厭氧件下,不溶于水而難分解的大分子有機污物,被微生物的胞外酶降解為可溶性物質,再由產甲烷厭氧細菌和產氫細菌降解成低分子有酸類和醇類、并放出H2和CO2;有機酸類和類經產甲烷菌降解成H2、CO2和CH4。甲烷菌還可利用H2還原CO2,形成CH4。
微生物處理廢水:微生物凈化過程:有機污染物的濃度由高變低
Ⅱ.異養細菌迅速氧化分解有機污染物而大量繁殖,然后是以細菌為食料的原生動物出現數量高峰,再后是由于有機物礦化,利于藻類的生長,而出現藻類的生長高峰。